2008年5月28日 星期三

親愛的姊姊

親愛的姊姊:

在哥倫比亞的20天同行,時間過的比我想像中要快的很多很多。

我們一同體會了波哥大的繁華混亂、雷瓦城的恬靜閒適、塔剛加的熱帶風光、卡塔赫納的古典精緻、美德郡的先進小巧,直到最後回到了波哥大,才真的感受到之前掛在嘴邊開玩笑的『再X天就要還錢了啦!』

已經在幾個小時之內就要成真。昨晚下著大雨。提著行李送你上計程車的時刻來的非常突然。在大雨裡、昏暗的燈光下,透過你破碎的鏡片,還是看得到噙著淚的雙眼。

姊姊,雖然你不喜歡我們這樣叫你,但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已經習慣這樣稱呼的熟悉感。這一路上的相伴、照顧,吃著疑似台灣口味的料理、聊著天南地北的事。我知道我們感覺好像不太正經(根本是小白痴~不在狀態裡面~),但我真的很珍惜這幾天在地球這一端相伴旅行的緣份!我覺得我們不只是偶然相遇的同行背包客,而已經是在他鄉偶遇的朋友了。

昨晚睡覺的時候,想起了你,覺得我們好像少了一個人。

希望你在中美洲一切安好,旅途順心平安。

----

親愛的兩兄弟,

我好像又被拉回了一起旅行的日子 (尤其第一天到瓜地馬拉, 住的hostel裡面完全沒有會說英文的人...簡直就快瘋了, 又累)

這張照片, 是我對你們兩個的印象好兄弟, 感情好, 笑容, 玩笑, 唱雙簧, 打鬧像兩個gay...哈這些, 讓我心情很難不好起來 謝謝! 我們的緣分絕對超過三個背包客,或他鄉遇故知的朋友, 我相信我們可以是一輩子的好朋友 你們也加油喔, 要多準備幾篇雙簧, 回來台灣要登台表演的喔!

----
親愛的姊姊,
我們在貴鬆鬆的馬德里,想起南美洲的價格,還真是有點捨不得。
那張照片真的是太白痴了 我們看到同時大笑了起來 真是兩個傻蛋(喔 是痤蛋才對)
我們在飛機上還有複習淑投的淑和我會記住你們,回台灣如果你有榮幸的話再表演給你看好了 XD 期待你的『瘋雲再起~(伸腿雙手抱胸貌,如例圖)』
O -- 哄~雲~在~起~~~~
X
(\_
歐洲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既熟悉又陌生,走在馬德里街頭,其實有幾分還沒離開Buenos Aires的感覺。懷念起阿根廷牛排、智利的Curanto、秘魯烤牛心、生魚切和哥倫比亞的.....大麻(?!),在這裡花幾百塊還只能吃麥當勞,怎是一個坎坷阿~
感覺你在瓜地馬拉的行程還是很精彩,還是充滿冒險。
真好。祝 快速白回來(雖然不太可能)

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Colombia, 超乎想像的美麗

在南美洲,很多國家喜歡用顏色來妝點城市,在智利及阿根廷特別喜歡用粉色,

(左為智利Santiago, 右為阿根廷La Boca)

但到了哥倫比亞首都Bogota,不知道是因為天氣濕又冷(2,000公尺海拔)還是粉裡參了一些黑,帶點厚重的粉色好似道盡無法擺脫負面印象的無奈感。
但整個街道的感覺和智利、阿根廷的現代感不同,哥倫比亞多了一點安地斯的「古」味,(彷彿秘魯古城Cuzco)。
(祕魯Cuzco)

但是,我常常被當地的「文化名聲」誤導這個國家的繁榮程度,想像那些文明古國應該都「很窮」!其實不然,看看這些高樓大廈或區域,比起台北一點都不遜色,差別只在於他們貧富差距太大,貧窮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左為秘魯首都Lima, 右為哥倫比亞首都Bogota及Cartegena)
Bogota有著世界著名的「公車快捷系統」叫做Transmilenio,千禧年完成。
它說穿了是個把捷運概念放在道路上的公車專用道,和捷運一樣有每個專屬的站別、有閘門、賣票口,但在路上跑的是「公車」。這個捷運只有入站時買票,出站不需要再次刷卡,所以統一票價,以便管理,就目前Bogota的規模而言是可以統一票價。
令人值得借鏡的地方是,
a. 這個設計建造時間較短,因為不需要往地底挖,造成長期交通黑暗﹔
b. 每個站以Zone為單位,不像台灣公車,去回都是同一路。這裡的設計是,為了避免坐錯方向搭錯車,從Zone1到Zone T搭的捷運號碼與Zone T到Zone1的號碼不會相同。(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玩玩看 http://www.surumbo.com/)﹔
c. 有兩線道提供公車調度,避免台北公車專用道的缺點(當前面公車有很多人要下車,後面公車被卡住無法動彈)﹔
d. 一個站別設立兩個上車區,讓每部車有足夠空間,停車效率提高

對蕞爾小島的台灣而言,有四線公車專用道稍嫌奢侈,但,Bogota的捷運設計的確在他們可以接受的經濟規模、時間成本裡發揮最大的效率,令人敬佩。


在哥倫比亞,有各式各樣的風情:鄉間小鎮如Villa De Leyva﹔
很像台北的Medellin﹔


各式有趣的公車﹔

透徹見底的Playa Blanca﹔


坐高空纜車享受Bogota市裡如九份般蜿蜒小路及山坡磚瓦房的區域。

而哥倫比亞人比想像中更chill out更laid back,這反應在他們對於觀光的經營上。你可以在國家公園的海邊旁睡吊床、搭帳篷﹔幾乎每個小鎮的hostel都如渡假村般地舒適,而一晚只要350元台幣。延伸到旅人,來這裡的人也跟著放鬆。在哥倫比亞期間,我也放鬆腳步,每天晚晚起床、混到半夜,在Medellin甚至聽了一場免費音樂會。一個學了七年的以色列人、一個美國長大的哥倫比亞樂手,白天當ELS老師、晚上拿起他的DJembe及吉他和另一個來自洛杉磯的樂手來個即興演唱加演奏,專業程度絕對比國家演奏廳的節目更加精采。



往北前往熱情的加勒比海城市Cartegena,除了見到更多各色臉孔為其特色之外,在早期,由於富藏寶藏,它就像是Pirates in Caribbean電影裡掠奪的必爭之地。另外因為近海,暴風雨襲擊頻繁,西班亞統治期間為這個城市建了一道防護牆。
西班牙建築、城牆、及加勒比海各式人種成為吸引觀光客的最大魅力。
最後,這個可愛的國家,還有個著名的抽象畫家Fernando Botero,他說他是最哥倫比亞的哥倫比亞畫家,作品致力於讓所有形象「變胖」,擅長情境式的人物肖像,傳遞一種幽默、反覆無常及嘲諷,大概被問到煩了,他對於為何這樣處理作品,他回答說"An artist is attracted to certain kinds of form without knowing why. You adopt a position intuitively; only later do you attempt to rationalize or even justify it."。在這個Parque Berrio旁的Placio Dla Cultura(類似文化中心、比利時建築師設計),也有藝術家大方地開耶穌的玩笑。



或許,如同我們想像的,突擊隊在邊境肆虐,每個哥倫比亞男人都得服一年兵役,幸運的當警察、不幸運的得在亞馬遜叢林裡與古柯鹼突擊隊火拼,但這個國家有極其出乎意外的美麗值得你來發掘。

2008年5月25日 星期日

Minimalismo 孤獨的姿態

坐在回Bogota的夜車,只有一片黑及顛簸的路伴著我孤獨的靈魂。
又要結束一個國家的旅行了,我好些了嗎?
有台灣人伴著,似乎我應該要滿足地說「是」。
但只有我知道,當越多的「熟悉」圍著我,我越發想要逃開。
豔遇,像是得來不易的止痛劑,結束了短暫的痛,得到片刻的歡愉,終究我還是得與我支離破碎的身體共存著。

療傷的過程是透過不斷地與自己不熟悉的事物互動,找到新奇,找到笑容。
當「熟悉」讓自己必須犧牲某程度自由時,那不安的靈魂便湧出說不出的悶氣,想要飛。
而我驚覺,我居然了解分手的原因了,或許就是「過度地熟悉」。

這三個星期,我好似過著台北生活,
每天說中文,聊著與台灣相關的話題,
走在哥倫比亞街頭,常常讓我想到台北的角落,
晚上泡網咖(Hostel有無線網路而台灣人人手一台電腦),
兩兄弟極盡能事地說笑、逗大家開心。

儘管不用擔心公車怎麼接、路線怎麼走、可以第一次大方地走在晚上的Bogota,甚至連行李都有壯漢幫忙,但「過度地熟悉」產生了一種反作用,我開始生悶氣、開始帶點不好意思地溜去聽其他人彈吉他、聊天、和大家一起看無聊電影加傻笑、偶爾抽兩口大麻(真的只有兩口,因為通常嗆得說不出話!)。這樣的我,好似被釋放般地搖擺著。

我買了一幅畫,
悲觀的黑與奔放的紅在樂觀的黃裡與自己的影子舞著,
畫家說這幅畫叫做「Minimalismo」,他創作時聽的曲子是「Leave you nothing」,
我好像看到被剝光的自己,
以一種孤獨的姿態擺動著,
有點苦、卻美、且帶點韻味,


或許這種孤獨,很多人一輩子沒有經歷過。
我們順著社會規範走,
溫暖的家庭、上學唸書交朋友、約會、結婚、生子,生活圈裡滿是關心你的人,而且我們也被要求相同地付出,我們成為了大家期望中的我們。
但,「真我」呢?「我」真的享受我的人生嗎?還是這是個一連串「符合期待」標準下所歸結的人生?真的快樂嗎? 這是一條很難走的路,我才剛起步,但至少,我想要用勇氣走下去。

一個人時,我可以不忍耐地生悶氣、放肆地和亂開價的司機在街上大吵架、花半個小時就是為了比價、隨意花大錢或不吃飯、不必每天早上眼睛瞇瞇地看旁邊的人起床了沒有來判斷自己要不要起床、不用擔心自己不想吃飯會影響大家的心情。

同樣地,自己也得面對常常失控的方向感、走在夜路裡被醉漢跟蹤的恐懼、連續四五天坐夜車憋尿暈車(我很擔心得尿毒症)、擔心被偷而得不斷用腳勾住背包而無法入眠的痛苦(偶爾還有哥倫比亞超強冷氣及路邊不時閃過的路燈刺激你的眼睛)、扛著20公斤重的背包睡在機場等check-in、為了要和背包客和在一起只好忍受令人極度頭痛的菸味(女性旅人煙癮極大)、同樣的菜吃三天的噁心感或沒有人分擔計程車錢,還有很多驚慌失措的時刻、自己的爛脾氣及愚蠢,太多太多我正在發掘的那一面。

終究,這是一個自己與自己的比賽。
儘管身邊的人仍將用繼續他們的標準來評量你的「進度/成就」,但,單獨旅行的意義,就是拋開台灣人最喜歡的「比比看」,
我,一點一滴地試著了解自己到底喜歡什麼、什麼事情會感動我、無法突破的關卡總在哪裡,然後找到適合自己的舒服速度,往前邁進。

總覺得,儒家思想讓台灣人失去了「自己」。
我相信人一生都應該為了自己來一次「心靈壯遊」,冒一次險自我「放逐」,收穫絕對超乎想像。即使只有一個月,都好。

我想,不管是正在單獨旅行的我、有美滿家庭的你或正處於熱戀的他,心底深處都有個「只有自己」的孤獨靈魂,我突然體會這句我常聽到的話「只有當我的孤獨被滿足的時候,我才有力氣去愛別人」。而那才是發自內心往前的動力。

我真的很謝謝很享受與兩兄弟共行的哥倫比亞之旅,
我也從這裡看到自己,看到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麼,讓我的下段行程走的更清楚。

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Safety,我的單身女子防身記

南美危險嗎?
在南美洲的三個月,發生了很多的意外。


a. 在我停留秘魯Cuzco期間,一個白人女生party到早上五點,走路回hostel路上,被勒進車內強暴﹔
b. 歹徒下午五點,不動聲色第尾隨住客闖入hostel,持槍要求一個美國人掏出所有錢財,得逞後逕行離開﹔
c. 一個巴西人從Bogota要去鹽巴教堂,把手枕在頭後面睡覺,起來時,他那剛買兩週的新錶不翼而飛(令人無法理解的是,他的錶得從底部打開金屬片,再穿過手掌才能解套,要不小偷技巧高明,就是其他人看到,不作聲看著他偷)﹔
d. 波利維亞則是利用聲東擊西,故意掉錢,讓你分心去撿錢,另一個人從旁邊偷你東西﹔或者和你坐地非常近,摸你的口袋:玻利維亞前一兩週發生車禍,因為司機酒駕造成五個以色列人及五個日本人死亡﹔(More details: http://www.breitbart.com/article.php?id=D90DJNVO2&show_article=1)
e. 有名的祕魯Nazca 墜機意外(看納斯卡線一定得坐小飛機)造成多人死亡﹔(More details: http://www.worldtravelwatch.com/08/04/peru-plane-crash-at-nazca-lines-prompts-call-for-safety-measures.html)
f. 厄瓜多公車意外,五名英國女死亡
http://news.bbc.co.uk/1/hi/uk/7345069.stm
g. 一個白人女生在巴拿馬海關,因為沒有據實以告一週內有抽過大麻,而被關了兩天。其實,那不過就是海關要錢,當那女生回答沒有時,海關人員拿她的牙刷去檢驗,測出原來她兩天前才抽過大麻。但那女生已經把所有錢拿去買回程機票了,選擇被關兩天﹔
h. 我的兩個台灣朋友,在巴西的長途巴士中途下去抽根菸,一個得要進去大包裡面撈半天的小包(裡面有相機及錢)都被扒走了﹔
i. 我則是在秘魯的公車上掉了我ㄧ包還蠻大包的紀念品(兩件毛衣、四雙手套及帽子還有一些小袋子)。

幾乎所有南美的hostel,都是大門深鎖,管理員要確認來者是住客才會開門。甚至在哥倫比亞Bogota,每天警察都會例行公事地來訪,但是,意外還是會發生。

我昨天在公車站,就明顯感受到有一兩個心懷不軌的人在身邊游移,Be Alert,用些Common Sense (用眼神和他交會,讓他知道你注意到他了,或者,對他笑,表示友善,但是他知道你在看他),就可以避免大多數的危險了。

我昨天遇到一個旅途中最妙的一個朋友,是個流亡到蒙特婁的法國人。他曾經當過乞丐也當過小偷,他說「他們這些小偷的心態是:是你自己堂而皇之地把錢包放在床上或明顯的地方,當然會被偷!」儘管不抱正念的心態不可取,卻也反映了「隨時多留意、少給別人一分機會」。

南美危險嗎?台灣也會有人拿開山刀,騎摩托車呼嘯砍人﹔公園或校園裡也會傳出強暴案件﹔偷東西也不在少數﹔台灣人開車瘋狂程度絕對不下南美人。

台灣危險嗎?危險是給自己不出走的一種背書嗎?

每每我單獨走在路上,常忍不住腎上腺分泌被害妄想症,但,多留意,有些小技巧還是用的上。
1. 讓自己看起來沒什麼好偷的:穿著輕便,儘可能不要背包包,把錢放在貼肚子的內袋裡。(我還記得,讀過石阪育輔的書,一個騎單車環遊世界七年的日本男,他提到在巴西聖保羅時,因為過度危險,決定脫光衣服只剩下一條褲子用衝的跑到對街的目的地,這就是想要證明「我身無分文」。
2. 把錢分散在各個口袋裡,但確保有一個小零錢包,是準備被搶的時候給歹徒的。
3. 衣服口袋最好有拉鍊:我發現這個很實際。(Gore Tex的衣服大多都是拉鍊的,不但輕,可以擋風取暖,還多一層保護),有多一重關卡就是多一分保護。上次聽一對馬來西亞夫妻提到他們在玻利維亞差點被偷的經驗:歹徒先試圖跟老婆聊天,另一個歹徒則和先生越坐越近,然後伸手去摸他褲子口袋,還好他的褲子有拉鍊,才沒有得逞。
4. 不要向路邊的人問路,請進店裡詢問:所謂「歹徒伺機而動」,就是觀察路上比較傻的路人。一旦被發現你不知何去何從帶點茫然,當然是下手的好對象。
5. 背包包坐捷運,不要背對門口:聽過有歹徒在關門幾秒鐘之前把包包劃開,偷到手,捷運門一關,死無對證。
6. 注意所坐的捷運位置是不是有窗戶讓歹徒可以伸手進來搶手上的相機:台灣人尤其喜歡拿著相機整理照片,同上,歹徒搶了就跑。
7. 相機拍完就收起來,不要單手拿著,而且最好相機有帶子可以用一隻手套住。
8. 不要拿著信用卡或金融卡在路上走:聽起來很理所當然,但是,當你的提款卡老是要試超過五台提款機時,很容易因為焦慮而拿在手上,這樣,真的蠻危險的。
9. 領好錢,請把錢先分散各處再離開提款機。
10. 身為一個單身女生,在南美,很容易被注意。多利用這個優勢,讓自己Visible。這是我在印度發現的。既然大家都要看你,表示想要下手的人也知道旁邊有很多眼睛在盯著你。試著和身邊的人交流或微笑,和他們交朋友,通常,也是種保護自己的方法。
11. 集結成群:這是我常用的方法,一到新的hostel,我會試圖跟同寢室的女生同行。兩對眼睛總是可以互相留意,相互取暖。
12. 在南美(尤其是哥倫比亞),大麻檯面化,隨時聞的到大麻香,不管你想不想要卡一角,被栽贓的事也時有所聞,所以入關時確保檢查一下自己的背包(尤其是口袋暴露在外的帶子),保護自己!
13. 最後,小護身符「辣椒防狼噴霧」:不確定有用,但是傍晚或晚上一個人走在路上時,手上拿著小護身符,讓自己不要嚇自己,鎮住驚慌失措的表情。

有些人會說,那我問警察路,算安全吧!不,南美洲有很多的假警察,最好確認一下。

公車意外,要如何避免呢?Lonely Planet會介紹的公車公司形象上通常比較好,肇事率也較低,所以儘可能看看書,聽聽Local的意見。

好像聽起來很厲害,我有沒有做過蠢事呢?

絕對有!我把握錢分散原則,幾個一百元美金散在各處,包括我的登山鞋及球鞋夾層。結果,因為爬了個馬丘比丘,我的一百元美金表面被磨損,幾個cambio都拒收我的錢。經驗證明,要這麼做,請確認用個塑膠袋稍微保護一下,不然就會和我ㄧ樣蠢!

還有,防狼噴霧真的很辣,請不要在室內以身試法,你會落地和我ㄧ樣,辣半個小時,眼睛還睜不開!想到就覺得蠢!(可是要練習一下反手/正手都容易按噴,否則真的危險時,反而不知道怎麼噴,那就好笑了)

其實,這些小技巧,想想不過是一些常識,但常常,就是因為沒有隨時警覺,造成危機四伏。

這是我的以身試法經驗談啦,不一定完美,歡迎大家加油添醋!

2008年5月17日 星期六

Colombia, Dangerous? 想像與想像之外的哥倫比亞

印象中的哥倫比亞是什麼?八成的台灣人會說「毒梟、走私、突擊部隊、咖啡或美女」。的確在哥倫比亞還是有突擊部隊、哥倫比亞有 US$65億收入來自古柯鹼(佔全世界80%)及違法的綠寶石。

但是,這幾年哥國政府積極改善公共安全哥倫比亞,在Bogota(波哥大)街上,到處都是賀槍實彈的警察(不過由於警察數量之氾濫,也有許多假扮成警察的騙子),儘管不習慣看到真槍的我,走在街道上反而有種擔心擦槍走火的危機感,但是,這更證明了哥國政府相當程度地投入人力改善國家形象。


(note: billboard message in Bogota hostel)

在一個離Bogota只有四小時車程的小村落Villa De Leyva,我遇到一群從Bogota來旅遊的小學生們。我上前問他們可不可以拍照,他們的老師要小朋友練習英文,小朋友先問「Where are you from?」、「Where did you go?」,接著他們好似很清楚自己國家的聲譽,便說「My country is very safe and very beautiful. Not dangerous.」我心頭一震,一來咋舌小朋友的英文如此之好,二來,驚訝小朋友這麼小就知道自己國家的問題,如此地有國家意識。

到底這個國家危險嗎?哥倫比亞政府在幾年前和突擊部隊達成共識,希望在不影響人民安全(歡光客安全)及經濟的情況下,和突擊部隊達成一種恐怖平衡。也因此,當地人也說「避開這些山區及邊境,其實哥倫比亞並不危險!」

哥倫比亞是南美裡唯一一個臨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國家。這裡有各式的人種(越接近加勒比海,膚色越深),混合的混血人群(58%)、白人(20%)、黑白混血兒(14%)、黑人(4%)和印第安—黑人混血兒(3%)。現在,只有大約1%的人可以認為是純種的有自己語言和風俗的印第安人。可以想見,為什麼大家覺得來自哥倫比亞的人都男俊女美。

但對觀光客而言,我遇到更多的是和善的哥倫比亞人。

儘管如此,可以感覺這個國家的觀光事業沒有其他南美國家發達!我的搭車經驗讓我體會,哥倫比亞人可能很少見到觀光客。

剛到Bogota的第一天,我到Hostel附近的小店買麵包,一位當地人操著英文說「May I help you?」他在美國住了二十二年,最近回到家鄉當英文老師﹔旁邊兩個年輕人看到我們在看啤酒牌子,也主動地說「Aquila比較好」,在這裡容易與當地人產生對話。

我在Villa De Leyva住了三個晚上之後,前往相當有名的潛水小鎮Santa Martha旁的Taganga,這裡的交通系統不如智利、阿根廷發達,甚至可能比祕魯還糟糕。除了買車票要殺價之外,車票上沒有發車時間,他們只說Ahora(現在)。
等了一會兒,我們被領著準備走出車站搭車。原來公車為了省入場費(車子入場要付錢),要我們走出車站,但是顯然警衛不允許,所以公車只好又開進來。

車子還算新,不過冷氣卻超強(看當地人都準備小棉被,我心裡也有了底,後來問到當地人,原來是怕長途路線會讓引擎過熱所以開冷氣,我想,這真有關聯嗎?)。被凍了八個小時後(過了超乎預期三個小時的車程),終於抵達Tunja。半夜12點,三個亞洲臉孔到處張望尋找前往Santa Martha的車,找到同公司的招牌那裡坐著一位相當俊俏的先生,我想是警衛吧!他說了一堆的重點是「….No Servicio!….Siete en la manana」果不其然,噩夢成真,我們真的得睡在車站七個小時了。

幸運的是,這種極動態國家也相當有彈性,我們被安排到另一部前往距Santa Martha大概30公里的Barraquilla的公車上(那也是整個車站剩下的唯一一部車)。
一上車就被數隻發光如貓眼的黑人給盯上,原來,我們已經越來越接近加勒比海,我心中浮現一種說不出的不安。

過了九個小時,正當我在掙扎地用腳勾住我的包包並保持舒服睡姿時,我像是被綁架一般地被叫起床,還沒辦法好好地把後大背包、前小背包加上側背包上身,我便馬上被接上另一部小巴前往Santa Martha。

車上的人幾乎都是黑人臉孔,半觀察心態地望著你(每次不禁意轉身就會發現大家都在看你)。小巴的司機用著黑色大大的對講機,嘰嘰咕咕不時地對塔台說東說西,而小巴的車掌先生也擔心座車不滿,不時望著外面招攬生意,只要有機會就停車,所以車子永遠滿滿的。
因為這樣的緣故,腦中自動浮現混亂非洲的情景。車掌先生對著司機要錢,我覺得是分贓﹔上車時A先生把錢塞在B先生的手裡,我覺得是賄絡。

路上走的有載運砂土或貨物的大貨車、隨易右切路邊停車的小貨車及巴士、還有被擠到一邊的馬/驢車,彼此之間不斷搶道、整個馬路形成一種動態中的平衡。一條沒有畫明顯分界線的二縣道馬路變成了混亂四縣道,中間車道什麼方向的車都有。

哥倫比亞,很多事情和想像中相同: 帶點混亂及髒亂。很多時候,我覺得不安,也告訴自己不可以相信任何人。但,哥倫比亞人的微笑及和善讓我喜歡上這裡。

更多哥倫比亞政權變動,請參考
http://travel.mook.com.tw/guide/guide_country1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