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南美-祕魯Peru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南美-祕魯Peru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9月22日 星期一

Bravery,準備好就能勇敢

多數人對於我一個人旅行的反應,
「你好勇敢,都不怕危險喔!」、


「我沒辦法一個人旅行,看著旖旎景色,沒辦法跟人分享感覺真的很悶!」
(我有個學長,連吃飯都一定要有人陪)

「我也好想一個人就坐上車,什麼都不管,就出走」

每種症狀都不同,蠻值得來分享一下!

其實,說穿了我不是個很勇敢的人,就跟大家一樣,我也渴望著被捧在手心疼!或許,就是因為一直希望被保護,不自覺地把壓力轉移到前男友身上,我們才分手的吧。

我頂多是大膽!我喜歡嘗鮮,任何新的景、啟發人的觀點都讓我覺得活著真好。
能成就這趟南美行,我想恐怕是支離破碎的心驅使上路的,未知旅程的恐懼就像是被迴紋針別著的附屬拖油瓶!管不了那麼多,就走吧!
------------
一路上,是天生的求生意識,讓我平安回台灣。
除了在每個國家的第一晚我會事先預約,其餘的通常是到目的地才決定!但是,我一定會盡可能在中午左右就確定好落腳處,天黑了才開始找地方,除了危險之外,價錢也不好談。(為什麼不事先確定好住宿呢? 因為,很多地方要眼見為憑,你以為很市區的hostal,有時候其實是要爬坡反而得走更遠,或者你看Lonely Planet上面描述newly innovated的房間,現在已經很爛了。只要你去旅遊的時間不是大旺季,像我要一個cama (一張mixed dorm的床位) 通常不會太困難。

另外,想辦法結伴。這是一個人旅行的好處!選個比較有人氣的青年旅館,主動打招呼,很容易可以找到同行背包客。如果想要一個人,你也有十足的藉口說不,畢竟妳就是一個人來的嘛。

三年前我在印度自己一個人旅行,只要天黑了,我就呆在旅館,看書、和旅館裡的人聊天,或許失去了一些夜生活,但多分安全。



在南美或中美旅行,倒是得提醒大家「這裡的hostal很多晚上沒人守門」。

要不,hostal的人全睡死了,或是hostal晚上根本沒有人留守!

印象最深的那次是從秘魯馬丘比丘爬了四天三夜回來後,拖著大病剛癒的身體、頂著高山症大頭(庫斯科高度: 3,400公尺, 參考高度: 玉山3,952公尺)、揹著十公斤背包,晚上九點半爬了二十分鐘到了門口,只想進門躺平的我,怎麼敲就是沒人來,旁邊的狗也跟著鬼吼,這樣震天響的叫聲也沒人理會,我想「不是告訴他們我今天十點左右會回來嗎?怎麼沒人開門啦?」

最後只好再次家當上裝,到大家說好兩小時後的喝酒地點!時間越來越晚,終於有個看似熟悉的人影出現: 導遊,帶我去找住的地方,才讓這場在外流難記謝幕!
(請參考: Once in a life time- Machu Picchu)



另ㄧ次是我住在瓜地馬拉的安地瓜Antiqua,為了省錢,和八個人擠一個靠馬路的房間(史上最便宜住宿: 一晚NT$80)。

安地瓜晚上走在石頭路上,說真的我是感覺蠻害怕的,偶爾會聽到沖天炮什麼的,好像什麼街頭幫派戰即將爆發ㄌㄟ(後來才知道他們生日的時候會放炮,但那時只知道矇住被子趕快睡覺)!

某晚,我聽到大概五六個操著英國口音的男男女女在我們民宿門口猛敲門,我當然是俗仔,轉個身假裝沒聽到,他們大概來來回回了有四十分鐘,就是沒人理。
後來房間裡的貝里斯人起來開門,呼嚕呼嚕說了一堆,好像放那些人進來。

那時大概是半夜十二點左右!我也不知道他們後來有沒有找到地方?

隔天早上和同寢的室友們聊起這件事,他們居然說「I didn’t hear anything.」他們是天生就適合當背包客,可以一覺不醒,還是我在作夢?

重點是,先觀察好那家hostal的活動方式/時間,以免無家可歸!

------
至於另外兩種,對我一個人旅行的反應,我反而會用另ㄧ種方式解讀….

當決定一個人放逐自己,心裡已經準備好,面對「我一個人來,也是一個人走」、「我是一個人,所以所有事情都得自己來,不會有人幫你的」、「我一個人,自己要照顧自己,該準備的藥要齊全、隨時要小心,因為我得活著回去,不讓父母操心」、「我是一個人,所有的美景都是我的,只有我自己親身體會;我也會用力看進眼裡,努力去體會,回來跟朋友親人分享」

會一個人去旅行的人,心裡都曾想過這些事。

我想「勇敢」就是「把自己準備好」,當你準備好用一個人去面對所有,旅途中被搶、被扒、生病、無家可歸,某個程度你已經準備好去迎接!

而旅途中遇到有趣的背包客、豔遇、超乎想像的美食美景,都是點點驚喜。
還有,這趟旅途裡,你從未看過的胡鬧的自己、脆弱的自己、發癲的自己、倔強的自己,那才是意想不到的收穫。

2008年5月2日 星期五

Portraits, 臉譜

一, 群眾
(左: 祕魯小鎮, 右: 智利聖地牙哥Plaza de Armas圍觀Talk Show人群們)


二, 自得其樂 (智利 Valpariso)


三, 恬靜之美
(左: 阿根廷Cementario de la Recoleta墓園, 右及下: 祕魯庫斯科)

四, 狂歡
(左: 智利聖地牙哥Plaza de Armas,大學生迎新考試: 上街乞討;
右: 祕魯庫斯科 Birthday of God of Earthquake)


五, 玩耍
(左: 祕魯Huacachina 玩沙丘Sand Boarding;
右: 阿根廷La Boca 跳Tango)


六, 童趣
(左: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Plaza de Mayo, 右: 祕魯亞馬遜河沿岸村落, 接近Manu國家公園,
下一: 阿根廷北部Tucuman近郊, 下二: 智利Nina de Mar)



七, 純真之美 (祕魯)

2008年4月6日 星期日

Mobile Marketing 游擊式行銷

在祕魯,高度運用人力。這似乎發生在所有相對而言較低GDP 的國家(USD6,600 vs. 台灣USD16,600)。 有時候想想,我們在公司常常說「 尊重個人,發掘人才。Good talent is everything to the company。」,但是,在祕魯,印加古道的挑夫,一次得挑15-20公斤,走四天三夜,平均拿到NT$1,800 (10Soles*15people,我想他們的底薪不會太高) 。雖然公車也便宜,做個五六個小時也要個25-NT$360 (30Soles) ,意思是,這是個機器比人力便宜的國家。


左:秤體重也是種生意 (在俄羅斯也看的到)
右:超高棉花糖。

左:因為電腦普及率低,在Plaza De Armas (ie. 祕魯每個重要城市的中正路),會看到either是抱著打字機的人,或是類似Ica,滿是打字機及課桌椅的人等著打重要的文件。
右:祕魯或智利的車掌先生負擔招攬客人的任務,會不斷地走下來喊著行徑路線。


左:相機普及率較低,所以很多背著單眼相機的制服人在 "Plaza De Armas"(again, yes),對當地人說「留個影吧!」
右:我家就是商店。(Uros島 於"的的喀喀湖")


左:行動換匯機,在祕魯,路邊換錢很正常,銀行的匯率差很多,那天我在路邊換2.72,銀行匯率是2.66,而且得大排長龍。
右:在Arequipa,祕魯第二大城,你會看到到處拿著大頭照的人在大樓外面喊著「foto?」儘管旁邊也有攝影店 ,可是這些標榜著一個小時可以拿到的小販們激烈競爭著。


左:看起來以為是路人,其實她手上也拿著東西要賣。
右:很多各式各樣的乾貨,ex: Chips,出現在各個城市的Plaza de Armas。


左:載推土的載卡多,載著仙人掌果兜售著(躲警察也很方便,哈!)
右:一Sole可以打兩分鐘,但是手機一Sol只能打40"。所以很多拿著碼表及手機的人在路上兜售著。也因為大價差,很多當地人不辦手機,四處都可以看到以上的景象。


Local公車一有機會就休息,當地的攤販抓緊機會拼命兜售。很像二十年前的台灣,在月台賣便當的小販滿滿皆是。
看這樣各式各樣的行銷手法,讓我感嘆,「行銷真是無遠弗屆,片刻都是學習啊!」

2008年3月30日 星期日

當修女也可以奢侈

在Arequipa唯一的景點,就是花了30soles (約360台幣)參觀 Monasterio de Santa Catalina de Siena,這是個仍有約莫400名修女活動的修道院。成立於西元1580年,佔地20,000平方公尺。
他們的另類經營方式:他們使用空間到早上七八點結束,讓觀光客進來參觀。四五點之後修道院不接受參觀,他們開始活動。
這裡相當漂亮,隨便停下來都可以拍出明信片般的照片。同學們,enjoy!

左圖是放置棄嬰的地方,與其讓棄嬰隨處放在修道院門口,這裡設計了個轉盤,讓寶寶可以放在裡面,比較安全且溫暖。不過,這讓我想起台灣餐館裡的轉盤設計,哈!


這裡跟一般修道院比較不同的是, 有錢人想要當修女,也可以有高級的享受:大房間、自己的隨扈
、較大的廚房、自己的私人空間,只要你「捐夠多錢」。這也是為什麼這裡房間多、佔地大了。





左圖: 大型洗衣場, 很特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