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6日 星期六

Intimacy, 艷遇, 算嗎?!

終於要聊這個話題了,豔遇!

但是我想,要做些小修正,不是艷遇,而是東西方文化對於情感表達的差異。

在南美,人與人之間打招呼,是互碰臉頰,加上ㄐㄩ一聲,親一下(不是嘴唇親臉頰),隨時隨地我都可以見到當地情侶熱吻,或者,大家邊聊天,情侶們就親了起來,這…沒什麼!我曾經問過他們,怎麼判斷要親一邊、兩邊、還是三邊。這個跟國家及宗教有關係!他們說在南美,通常親一邊臉頰,但在歐洲通常是兩邊,我聽過東正教國家,如:俄羅斯及克羅埃西亞,他們要親三下。一個智利、克羅埃西亞混血的男生說,每次到如克羅埃西亞,他常常要花上一個小時「親親」。

南美人很奔放,喜歡你也很直接,從眼神放電、貼近你、搭肩膀、擁抱、到和你熱舞,口頭上的稱讚自然不在話下「Oh!Te Amo!」
我說「亞洲文化沒有很多身體接觸,大多數是一種感覺,只有當你們真的成為情侶才會手牽手,甚至不會在公共場合親吻。」
而旅途中的艷遇,是件神奇的事情!因為很多時候,還沒真的開始,要就結束。到底什麼時候要表白,要表達多少,之間分寸的拿捏很奇妙。到底要投入多少感情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不能說這一段是個艷遇,但是個呈現亞洲文化表達情感的好例子!

兩天前我check in hostel時,遇到一個亞洲人。
通常看到家鄉面孔,總是有多一些親切感,打個招呼時,知道是個環遊世界已經旅行一年兩個月的日本人!

畢竟我也在日本住過,有些簡單唬人的字句也還可以讓對話繼續下去,甚至還可以互相調侃幾句。儘管日本人的英文不太能進行深入對話,或許就是亞洲人含蓄表達感情的方式,讓應對之間不需要太多的言語,遞個糖果、坐在一起、等著一起吃飯,也可以有種說不出的自在。

昨天,和hostel六個單獨旅行的旅人湊成一個伊瓜蘇瀑布一日遊,我和他偶爾走在一起,沒說很多話,只是你幫我拍照我幫你拍照,大家一起在瀑布旁游泳,玩水。晚上一起煮飯喝紅酒,他會要我坐在他旁邊,偶爾相視而笑。

吃完飯他在我旁邊,拿著前天晚上答應要做給我,他在瓜地馬拉學會的手編手鍊,偶爾量一下我的手圍,要我拉個線,就這樣些微地互動著。

隔天早上,因為行程不同,六個人陸續分道揚鑣。他一早上前只問了我一個問題:幾點的公車離開。我說:兩點半。然後,我發現他一直都沒走,我邊狐疑為什麼他不離開,只是坐在角落寫卡片,後來才了解,他一直在hostel,要跟我一起到公車站。
偶爾他丟幾個糖果給我,我們互聊幾句。

接近中午的時候,我和另一個女生準備去超市買東西準備午餐,我也對他說「一起煮飯?但是我兩點要離開」,他點頭,然後說「I could cook pasta. Very fast」。我大多數時間和女生走在一起邊說話邊聊天,我和他挑了挑蔬菜,或許他知道我兩點要走,買好東西他說「I will go first.」他回到hostel便開始煮起麵來(我只有切菜、洗幾個碗)。

兩點左右,他便說「Vamos!」這時我才了解,原來他在等我,一起去車站。他幫我拎我的背包,兩個人往車站走,到了車站才發現他的車已經到了,我們大包小包,試著來個南美式的再見,兩個人好像太緊張還是怎樣,我們同時臉側同一邊,互道再見「Really nice to meet you. Thank you.」然後,他在我的手裡塞了一個平安符,說「Be safe in Colombia」我不斷地揮著手說再見,他也是,目送他的公車離開,眼淚直在眼眶打轉。

這就是屬於一種亞洲人表達感情的方式,些微(subtle)但是深深觸動人的心。





沒有留言: